转载: 邵氏,SB——TVB,香港娱乐

本主题由 hgta 创建于 2008-6-18 14:38:13

作者:maccamania 提交日期:2008-5-11 23:59:00

火星人挤占地球资源,也许我算一个。
  介绍邵氏历史的文章很多很多了,我其实又不特别热爱港片,电视剧更是基本没看过,非专业,随便拍,记得留个理由就好。
  
  西方来说,电影和电视体制不同,明星互蹿比较罕见。电视演员一旦有幸进入宽荧幕,再愿回到小窗口的少之又少。
  
  香港八十年代,邵氏电影停产,一大批老演员,甚至是老牌导演进入电视界,再出不来,也许算是奇观。
  邵氏兄弟倒了牌,邵家不倒,铁打的老板流水的营,大家都跟着邵家老六浩浩荡荡从电影业,去向电视业了。
  
  
  邵家老六年轻的照片找不到。但恐怕也不会太帅。
  他手下帅哥太多,无须他有美丽容颜了。




中国电影的起步其实与西方同时。
  对于第几代第几代的分法,大部分人是很熟悉了。
  
  头两代的电影人,两岸三地是共通的。
  第一代,一二十年代拍默片的代表如张石川、郑正秋。
  第二代,三四十年代的是蔡楚声、费穆。
  
  那时候,中国的电影中心城市应该是上海。
  
  到了第三代,基本上是以49年解放战争为分界,许多电影人南迁去往香港,中国电影界有了新的格局。


留在大陆的一批电影人,代表的如谢晋,崔嵬等,是通常所说的中国第三代导演。
  
  另一批去了香港的电影人,则开创了龙头地位延续至今的香港电影工业。
  
  
  由于政治等等的原因,五十年代,香港主要的电影公司分了左派和右派。
  左派的一边主要是长城,凤凰。
  右派的一边主要是邵氏,电懋。
  
  
  左派的很多片子基本上是延续第二代导演的风格。
  凤凰的前身,龙马影片公司,就是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大导演费穆为核心的。
  长城就更有名了,聚集了一大帮的文人名士。
  长城和凤凰的电影取材传统的比较多,代表的影星来说,有现在依然知名度颇高的“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陈思思等等。
  陈思思的《三笑》,现在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越剧老电影了。天涯上就不少人看过并感叹于她的美貌。
  
  
  陈思思


夏梦,现在的知名主要是由于“金庸老爷子的梦中情人”这么一说了。


长城的一群编导。为接近夏梦混入其中的查老爷子为左二。



由于政治为主的很多原因,左派和右派的市场是不太一样的。
  左派主要是香港与大陆。右派主要是香港与台湾。
  
  左派的片子在1956年之后开始多元化,后来于大陆的十年动乱中没落。
  
  邵氏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同为右派的电懋。
  电懋的创立人都是陆运涛。
  陆运涛是大财团国泰的公子,接手了出财务问题的电影公司永华而成立了电懋。永华的电影人一部分进入了凤凰和长城,设备场地和另一部分员工留在了电懋。
  
  电影对于邵氏兄弟是糊口买卖,对于陆运涛来说大概更多是兴趣和梦想,他的父亲陆佑是当时新马首富,电影只是陆家很小一部分产业。


邵氏而是年代叫天一,后来叫南国,到了香港以后才先后以“邵氏父子”和“邵氏兄弟”为名,经营院线和制片业务。
  
  掌管邵氏兄弟主要运营的,是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
  
  
  邵氏Vs电懋,邵氏兄弟的第一战,对手陆运涛是一个非常文艺的人。
  
  陆运涛的家庭背景给电懋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这是邵氏的不利,但陆运涛追求的更多是艺术而非商业效应。
  陆运涛总是想精益求精的拍片子,旗下笼络了如张爱玲等一帮人才。而邵氏的竞争手段不得不让他放下精英论调。


陆运涛


邵氏与电懋的竞争基本处于一种很崩溃的状态。
  电懋如果要拍什么,邵氏立刻加班加点先推出类似题材。以至于相同电影的总是成双成对。竞争十分恶性。
  
  邵逸夫是个很时髦的人,他下重金购买场地,更新设备。
  邵氏集中的摄影棚成了公司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拍武侠片时及其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邵氏的另一个动作是挖角电懋和左派的电影明星,如林黛,李丽华,关山等等。此外并组建南国训练班,培训新人。此后邵氏七十年代力捧的一众小生小旦大部分都是从中而来。
  
  而邵氏早期最最宝贵的资源,当属天才导演李翰祥。


李翰祥是个天才,是个极富含蓄幽默感的敏感文人。
  他几次改变风格,就几次开拓中国电影的新片种。
  
  据说在五十年代末,邵老六有精准的眼光,知道当时观众喜欢有很多歌可以唱的电影。
  于是区别于西方的歌舞片,李翰祥开拓了是黄梅调电影,代表作包括《貂禅》(1958),《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貂禅》是李翰祥对黄梅调电影的初次尝试。立刻大获成功。票房大获成功,并在亚洲影展上获得最佳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
  
  次年林黛主演的《江山美人》更加气势如虹,不但是当年卖座No.1,更在亚洲影展上拿下最佳影片在内十项大奖。
  
  黄梅调电影的大热让其他公司也纷纷效仿,但再没有李翰祥的有号召力。
  
  除去黄梅调电影,李翰祥的《后门》(1960)也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倩女幽魂》(1960)和《武则天》(1962)更获得嘎纳金棕榈提名。
  
  
  1963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让李翰祥达到了巅峰状态。
  这部片子颇具传奇色彩。
  它的构想其实先源于电懋。由名导演严俊掌机,大明星李丽华主演。
  电懋已经开镜之后,邵氏跟上,花半个月就拍摄完毕。轰动程度空前绝后,整个南洋都为之疯狂。片子里的歌曲传唱不休,光是在台北就放映了半年多,许多人看了十几遍仍然拍手叫好。
  
  但《梁祝》的成功让邵氏赚翻天的同时,却促使了李翰祥叛离邵氏,前往台湾发展。
  
  这是邵逸夫第一次面对的重要人员叛逃。他暴跳如雷,安插了很多人前往李翰祥身边,并利用自己的院线资源极力打压李翰祥,终于在快十年后成功让他倒台,这是后话。




我个人认为为,李翰祥是邵氏电影氏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导演。他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细腻的文人气拍摄手法和头两代导演十分相似,但又有很多自己的创新。直到如今也没有人能在类似体裁中超越。
  
  由于之后他回归邵氏之后还有很多故事,其他的以后再说。




由于黄梅调等类型片的极大成功,在63年李翰祥的叛离之时,邵氏的工业化路线风头已成功压过电懋的精良制作。
  
  多年的恶性竞争让两方的日子都不好过。邵氏的李翰祥离港之时,电懋也面临了高层的严重人事纠纷。
  1964年,邵氏与电懋达成良性竞争的协定。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协定达成后仅仅三个月,一场改变华语电影史的空难发生了,包括陆运涛在内的一群电懋电影人逝世。
  电懋内部顿时一片混乱,后经陆家派人改组,在电影方面却一蹶不振,再无建树。


邵氏Vs电懋一战,以邵氏完胜收场。
  
  虽说其中偶然因素太大,但是以当时的趋势,邵氏的称霸是迟早的事。
  
  这场战争中,香港电影的工业化有了极大发展。
  宽屏,量产,大制作,邵氏的片场制度等等都已发展得非常完备。
  
  李翰祥出走之后,邵氏出现了两位风格完全相反,却都对日后香港电影影响极深的两位导演,胡金铨与张彻。
  
  
  从他们开始,功夫片动作片风头无二,延续至今。
  
  香港电影市场,由“文争”时代,进入了“武斗”时代。




武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武侠片的源头应该是1928年郑正秋与张石川拍摄的《火烧红莲寺》。
  此片上映后轰动异常,万人空巷,三年内续拍了18部。直到1931年被政府查禁为止。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短短三年时间,仿制的作品有两百多部。
  这个时候的武侠电影一般称做是武侠神怪片,类似《蜀山剑侠传》中的什么御剑飞行,隐形遁迹,掌心发雷之类是重头,拼的是特技。


 由于宣扬怪力乱神,武侠神怪片被政府查禁。到1938年南下香港,长寿的《火烧红莲寺》终于拍出了第19部,风格不变。
  
  
  胡金铨小的时候和著名的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是隔壁邻居,听了很多故事,一度对武侠文化十分狂热。
  和李翰祥一样,他深受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影响,后考入国立艺专,与李翰祥同学。
  
  到香港之后,他最初是在左派的龙马和长城做美工,后经李翰祥介绍进入邵氏,开始了演员生涯。
  作为电影人他十分好学,与李翰祥等导演都有极好的人际关系。除了演员以外,他也逐渐开始助理导演和编剧的工作。


胡金铨的电影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武侠,而是艺术。
  
  这种艺术说不上是来自角色,来自情节,来自布景还是来自拍摄手法,而是一种格调之美。
  
  对于胡金铨,武侠只是一种形式,不过是借助武侠形式的自由来追求艺术的单纯的美。
  
  胡金铨的浪漫非常有中国古典气息。
  不用说配乐悠扬,布景精美,空灵清妙。每一个镜头都如诗入画,主角随便一坐一躺都得山高水长。
  
  胡金铨的武打动作是短兵相接的形势,没有什么花哨,但十分优美而干净利落。
  往往是两人对峙许久,相交一两招既跳开,再对峙。真是古龙说的“决胜在一两招”。


胡金铨其实不能算是邵氏的导演。
  他在邵氏的武侠片只有唯一的一部《大醉侠》,之后就去往台湾了。但这部电影的影响如此之大,让邵氏不得不深深记得他。
  
  
  《大醉侠》是胡金铨的武侠处女作,虽然技巧还未成熟,但胡金铨的武侠电影被人津津乐道的种种元素,却已包含大半。
  有潇洒的男装女侠,神秘的浪荡隐士,清幽的高山流水,悠扬畅快的配乐,和集中了所有冲突的边疆客栈,禅林寺院。
  草木山石,蓑衣刀剑,皆考究至极。每个动作眼神,都拍得美轮美奂。镜头和音乐的运用至今都十分震撼。
  
  此片上映之后,扮演大醉侠的是王岳走红程度远不如扮演金燕子的郑佩佩。
  ——男装女侠见过一万次仍然是太帅太帅,何况这是第一次。
  
  郑佩佩是舞蹈演员出身,身手的优美流畅与胡金铨的风格非常契合。男装帅气,女装俏丽,一下子跃身成为当时的武打皇后。
  
  
  胡金铨的新派彩色武侠片被称为是“文人武侠”。
  在武侠片的方面,邵氏的楚原等等颇受他影响。
  大多非动作片导演偶尔拍摄武侠片,如李安王家卫等等,走的都是胡金铨的诗意化一路。
  
  然而受胡金铨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徐克。
  徐克受胡导的影响是如此直接,很多时候简直就到了要让人拍桌叫抄袭的地步。
  
  胡金铨是个艺术家,徐克则是个鬼才。
  相比胡导,徐克的艺术性要少些,可看性却要更强。
  
  虽说两人拍摄《笑傲江湖》时闹翻,但有如此优秀的一个继承人,胡导应该更多的还是欣慰。




与胡金铨相对应的是张彻。
  胡金铨展示的是诗意之美,张彻展示的就是暴力之美。
  
  张彻应该是和邵氏合作得相对最愉快的导演之一,大概也是邵逸夫最喜欢的一个,或者说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会喜欢的一个。
  胡金铨是厚积薄发的类型,一共就拍过十来部片,部部考究,绝无次品。
  张彻夙愿是拍摄一百部电影,最后的数字是有点哭笑不得的九十九。有极好的,有极烂的,大多数是评价大概可以说是“能看”。
  
  
  胡金铨的影响绝大部分是“武侠”,张彻带来了给整个动作片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很长一段时间整个香港电影工业化一套规范。


如果说胡金铨的片子如山水画,张彻就的取镜就有点油画的味道。
  胡金铨是行云流水,取意;张彻则喜欢用慢镜头和定格,有着凝固时间一般的雕塑美感。
  张彻这些慢镜头,手提摄像,跟镜头的运用,几乎成为了香港动作片的一个标志,电影和电视剧里都大量运用,一直看到我们现在有点倒胃还不停歇。
  
  
  胡金铨和张彻都受传统戏剧影响非常深刻。
  
  胡金铨热爱传统戏剧一般的配乐和场景设置的舞台效果。
  而张彻则偏爱京剧中的动作美感。他镜头运用的这些特色,如打到关键处放慢速度,时不时来个定格等,正是京剧里武戏非常常见的。
  在配乐方面,张彻偏爱当时还比较少的西式配乐,来营造大气磅礴的阳刚美感。


如今说起香港电影的没落,最常拿来举例的就是电影年产量。
  那个时代,台湾电影是手工作坊,香港是机械化工厂。
  而作为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代表导演张彻,也是这种工业化运作的典型。一部片子红了,他就立刻趁火加班拍出类似的产品,一直把观众填到腻味了再换。不开发尽了决不罢休。
  
  这种模式造就了港片的鼎盛时代,但弊端也十分明显,如今更不用多说了。
  对张彻个人来说,就是分散了他的才华,次品太多。
  张导虽为一代宗师级人物,离一流大师却比胡导要远了。
  
  
  张彻是商业头脑极好的一个人。
  记得原来看过他说,观众爱看什么,看西方片子就知道。当时好莱坞很多让男主角牺牲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于是他也拍,很受欢迎。后来好莱坞流行酷哥,他就挖掘了姜大卫,果然又十分成功。
  
  站在观众的角度,想观众爱看什么优于自己想拍什么,这正是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第一要具备的素质。邵逸夫是懂得的,张彻是懂得的,并把这个思想贯彻下去,到楚原,再到王晶。


张彻的片子,最大看点就在于人,或者说,男人。
  无论是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情仇虐杀,生死予夺,翻来覆去的中心,便一定是男性之美。
  男性情谊的美,男性身体的美。
  动静生死,无不为此。
  
  
  既然是要看男人,那男人非得好看才成。
  正是因此,张家班的一众小生地位极高,中国电影史上,终于开始了男演员地位高于女演员的小生时代。
  
  张家班的弟子有五代,但其实真正红了的只有前三代。
  第一代的王羽,罗烈,郑雷。
  第二代的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王锺。
  第三代的傅声,戚冠军,李修贤


张彻也是49年离开大陆的。
  因为识得蒋经国,他先赴台湾,57年来到香港。
  他在台湾拍了台湾的第一步国语片《阿里山风云》,片子怎么样不知道了,里面张导亲自填词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恐怕没有人不会唱吧。
  
  到达香港之后,他最初专业写稿,后来进入邵氏的对手电懋做编剧,62年进入邵氏。由编剧慢慢发展为导演。
  
  李翰祥和胡金铨的关系非常铁,但张彻与李翰祥的关系一直很恶劣。据说是刚进邵氏的张彻花很大力气给已经成名的李翰祥写了个剧本,被李导一脚就踩进地狱里。从此开始了两人在影评稿件里长期骂战。最后邵氏高层为避免同室操戈,出面熄火摆平。
  但事情其实没有完。张彻是李翰祥走后冒的头,李翰祥回来的时候正值他旭日东升,两个人虽完全不是一个类型却一直龃龉不断,一直到临死了些回忆录,都相互打压,永无绝期。
  
  
  为张彻打响第一炮的作品是1967年的作品《独臂刀》。主演是第一代弟子王羽。
  票房的成功让张彻跃居一线,自此之后,张百万的名头响彻江湖。


张彻的电影和张家班的小生换代紧密相连,在此之前,先说邵氏。
  
  1970年,邵氏面临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在邵氏的坐第二把交椅的第一能臣邹怀文脱走,自立门户。
  不同于李翰祥的远走台湾,邹怀文领着从邵氏拐带的一帮手下,成立嘉禾,就在香港立地摆台,与邵家公开对垒。
  
  邵逸夫雷霆大怒,否认所谓管理理念分差,或是自己对邹怀文有任何不好之处,一口咬定邹怀文是狼子野心,早就图谋不轨。
  
  管理理念的不同是一定的,但邵逸夫的想法也不是没道理。
  邹怀文是个商人,和文艺气的李翰祥不一样,他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除了联系台湾,新马和日本一代,还联合了邵氏的老对头,由电懋改组成的国泰,誓于邵氏拼一拼死活。
  
  嘉禾Vs邵氏的第一战,就由《独臂刀》系列拉响。
  嘉禾怀揣拐来的王羽,想联合日本拍摄《独臂刀大战盲侠》,邵氏版权官司打下来,两边的开始无休止拉锯战,诉讼费花上百万都不肯罢手。
  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旧仇又添新恨,邵氏开始了第二次持续十多年的两雄争霸。
  老员工,新对手,邹怀文,嘉禾。





下面说张导和他的小生们。
  
  由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黄梅调电影的蓬勃发展,男性角色都由女星来反串,中国演员界本来就阴盛阳衰的局面更加失调,除去比较美貌的小生赵雷以外,走红的基本都是女星。女明星的片酬也远远高过男演员。先有成名已久的林黛,乐蒂,李丽华,后有邵氏自己培养的反串女王凌波。
  
  
  
  张彻的男性的电影捧红的第一个小生是王羽。
  张彻的第一代弟子中,罗烈午马等是从他还未成名就一直追随着的,但最后大红的只有后挖掘的游泳冠军王羽。
  
  亲生子女也有偏爱,何况弟子。
  张彻也是个很偏心的导演,偏得还很厉害。但若别人要说他偏心,他是决计抵赖不肯认的。
  
  后面的几代暂且不提,但在这第一代中,换谁都会捧王羽,却是怨不得张导的。
  其他几位……怎么说呢……
  结实的身材是要的,但俊美的脸也不能少……
  阳刚是有限度的,BH到一定程度,会吓倒女观众的……
  
  
  王羽并非武家出身,但是身体条件极好,后来的功夫却是真的。据说他后来还成为黑社会的打手,卷入台湾的黑道纠纷之中。
  
  《独臂刀》的创意和当时在连载的《神雕》是紧密相关的。
  王羽随着《独臂刀》大红之后似乎一直跳不出来这个形象。69年拍了《独臂刀王》,到嘉禾拍了《独臂刀大战盲侠》,《独臂拳王》,《座头市与独臂刀》,后来和姜大卫拍了《独臂双雄》,还和成龙拍了《独臂王大战血滴子》。似乎隔段时间就定会跑出来“独”一下。
  
  
  王羽离开张家班仍然走红了很长时间,但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失策。
  张彻对王羽的宠爱是无以复加的,据说出国取外景时他莫名的闹脾气要回家,张导竟然毫不犹豫的就同意,未完工便手工走了。
  王羽的修长身形,俊朗外貌,叛逆个性都正对张彻的脾胃。此后张家班所有的宠臣,都有王羽身上的某些特质。
  
  不过王羽的失策对于大部分影迷来说是兴庆的。若他不走,不知压住后面多少人。


《独臂刀》新海报



爱徒王羽跟随邹怀文叛变,自然让张导大大的伤心。
  
  张彻力捧的第二代小生是一对非常漂亮的双生。姜大卫和狄龙。
  这两人是张家班中最红最成功的。在张导的九十九部电影中,这两个人参演的占了一半。
  
  1969年的《死角》是两人第一次当家。狄龙主演,姜大卫挎刀。
  这部片子虽然不算精品,但是却是第一次的时装打斗片,是中国电影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尝试。里面关于青春的迷茫与探讨,甚至青春期的性的探讨,都当时很新的题材。
  狄龙长得无比俊朗正气,玉树临风,丰神如玉,即使演技再好,气质上也很难突破。这部片子里,他演了并不合适他的叛逆少年,片子和人都没有大红。
  
  
  紧接其后的《保镖》,便是姜大卫主演,狄龙挎刀。
  这部片子票房如何不知道,但当时的亦舒师太和现在的很多姜大卫粉丝都很喜欢。
  张彻对姜大卫的特质挖掘比对狄龙的要成功得多。
  姜大卫放到一般人中都是太瘦太瘦,在张家班一帮彪悍到极点的肌肉男里面基本上就是插牙签的纸片人。他的优点不在于外形,而在于表现力极强的复杂的气质和演技。
  张彻挖掘他,是认为他有James Dean那样的酷味能吸引年轻人。《保镖》里不但找准了这一点,姜大卫的酷里参杂着的丝丝寂寞,天真与孩子气,极能激起女性观众的母性。


张导的偏心在姜狄两人的问题中被讨论得最多。他非要说自己一碗水端平了,其实谁都知道他偏心姜大卫。
  
  《保镖》之后是《游侠儿》,这是张彻专为姜大卫写的戏。
  姜大卫不再是“酷”,而是灵气调皮,依然是死,依然是悲剧。
  姜大卫在戏里的笑得很多,张导很得意,“屏幕上姜大卫笑一笑,屏幕下女观众心跳一跳”。
  姜大卫电死了一票人——仍然是女人。他的女性观众缘大约是张家班中最顺利的,但热爱张彻精壮热血的男影迷却仍然不认同他。
  
  
  
  《游侠儿》之后是《报仇》。
  若让我评选张彻电影,第一名是《刺马》,第二名就是《报仇》。
  
  这是公认张彻的电影语言表达的最好的作品。把他京剧化的镜头表现直接连上京剧舞台。剧情极简单,就是片名的两个字,“报仇”。整部戏基本就是RPG形式的过关砍人切瓜,最后是一贯的同归于尽。
  能把这样的片子拍得不无聊,导演是非常了得的。
  姜大卫在片中之酷,基本上很难用语言形容。
  
  此片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姜大卫凭借此片成为第一个华人亚洲影帝。


张彻是暴力美学的开山祖。
  他的阳刚美学,就是把首先男星脱光秀肌肉,再上兵刃SM得鲜血直流,最后再让他死。死的时候如果不是脱光了,那多半就是穿着鲜血染红的白衣。
  所以,当看到张彻片子里重要男性角色突然换成白衣出场时,基本上可以断定他就要死了。
  
  张家班的所有弟子,不管第几代,不管红不红,都不间断的重复这“脱衣——流血——死亡”这个三部曲。
  
  
  唯一的例外是姜大卫,少了脱衣这一步。
  不脱本来也没什么,他却反向得又太极端了点,始终包裹得和粽子一样,领口都绝难松一松,手臂都一直裹到底。


<新独臂刀>影帝和影后


《保镖》向少侠就是狄龙了


《报仇》特别选这一张,此人死过程很迷人


楼主最喜欢的《刺马》,张加班主力陈观泰、狄龙、姜大卫



有些戏份,比如爱情戏,并不是非有不可的。
  这一点胡金铨很清楚,张彻却不知道。
  
  拍自己喜欢想拍的,才能拍得好。
  张彻喜欢拍男人,也只喜欢拍男人。
  他不是拍不好爱情戏,恋爱中男方的一笑一颦都言之有物,迷人深邃。
  但他根本就对女性角色无爱,不会好好去拍。
  
  张彻电影里像样的女性角色极少极少,台词编得乱七八糟,戏份不讨巧,完全不着调。
  张导根本不爱拍她们,却又坚持不懈的要让她们露脸,实在让人无语。
  
  张彻片子里的女角色很可怜,单单是被忽视也就罢了,她们却连做花瓶的资格都要被剥夺,只能做角落里的旧花盆,丑且碍眼。
  
  正如尊迷常常感叹的,导演的镜头该有多爱他,才能把他拍得这样帅。
  换成女演员,就得郁闷,导演的镜头该有多无爱,才能把李菁,井丽,李丽丽邵氏这些名花旦拍得这样丑!
  
  胡金铨钟爱帅气女侠,大概觉得这样的女子无男人能配得上,反而很少安排直接的爱情戏。
  不禁希望张彻也有这样的想法才好,别再糟蹋女演员,也别再糟蹋自己的片。
  也许是年纪长了以后知道了这一点,也许是资格老了更无所谓眼光,张彻最后期的片《上海滩十三太保》之类,终于是“纯男人”的电影了。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男人已太多,他舍不得再放女人来抢镜头了。


唯一例外的只有《刺马》。
  
  这是一部可以称得上完美的作品,放到任何一个时间也不会失色。
  故事紧凑跌宕,也不再是简单的RPG式通关。
  片子里最好的是人物,不管男女主次,个个血肉饱满。每个人都有好坏两面,优缺点皆备,张彻对人性的复杂,混着男儿的野心与血性,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对比形式表现出来。
  
  
  片子里的人物形象和演员特质结合的非常之好,三男一女都十分生动。
  狄龙那个玉树临风的反派野心家马新怡被夸赞得最多,说是突破形象。
  
  一个马新怡,再加一个后来的光绪帝,基本上就可以肯定狄龙是个演技很好的演员。
  但狄龙形象单一化这一点的评价,却是永世脱不掉的。其实正是因为他形象单一,才有“突破”这一说,才会格外觉得他演得好。
  对姜大卫这种多面手,就绝不会有这种评价,刺马电影版和电视版两个对立角色他都演得好极,但他演什么都不突破。因为他本来就应该是什么都能演的啊。
  
  
  当初《投名状》要拍,我就觉得不看好,虽然我还挺喜欢陈可辛。
  张彻的片子是很要翻拍的,但我觉得唯一动不了的就是《刺马》与《报仇》。
  《投名状》到底怎么样,我没看不好评价。只是写点当初的想法。


《刺马》井莉、狄龙


邵氏双子星


姜狄和张彻


龙哥的肌肉,其实龙哥在张导片子里多数不穿衣服的



附邵氏全家福
  张彻夫妇、邵逸夫夫妇、刘家良夫妇、邵氏双子星




送几张年轻时的午马,这部戏叫《年轻人》,校园偶像剧,午马是音乐社社员……
[img]http://photo2.imat.cn/13/1193751509533d_f4679r7j_b.jpg



狄龙、午马、姜大卫



再说几句张彻,过会儿要先转回李翰祥。
  
  首先是倪匡。
  这个人,大家都认识。是与金庸、蔡澜、黄霑并称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张彻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倪匡做的编剧。
  倪匡其实不会写剧本,张彻让他就是按写小说一样写,他也就毫不客气地按小说写了,赚赚外快,不另外下功夫。
  
  倪匡的编剧生涯的牛X程度,恐怕世界罕有。
  他先收钱,再写稿,几天之后就交货,再不修改。导演满意不满意,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写武侠剧多轻松,他直言是在中间时不时加上“此处武打”。
  倪匡编剧的东西通常整体立意还可以,中间细节乱七八糟,一大半都是大同小异,偶尔有精品,但大多数是很烂很可笑的。
  
  他的这种编剧风格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动作片和动作电视剧。据说当时的剧本甚至有仅仅千字,满纸满页以“此处武打”来填充的。


再一个是唐家与刘家良。
  
  喜欢港片,喜欢功夫动作片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不知道他们吧。
  此两人一个南派一个北派,香港之后所有著名的武术指导,武师,一大半的功夫片演员,都是唐家班和刘家班的传人。张彻时代开始活跃。
  
  
  
  还有一个是早就该讲的,国语片和粤语片的问题。
  
  前面说过了,早年的香港电影人,基本都是49年以后大陆过去的。香港电影的受众面其实仍然和以前一样,只不过制作地点搬到了香港。
  粤语片和厦门语片一样,最初是作为一个新片种而出现的。
  
  右派的电影,主要的观众群在香港本地,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
  虽然在当时的香港,粤语是下层人民说的,但毕竟人的基数摆在那里。电影是拍给需要的观众看的,当时香港人民爱看电影,粤语片就慢慢发展起来了。在六十年代后期,成了仅次国语片的第二大片种。
  
  
  七十年代初期,不知道是粤语片制作水平问题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市场一下子萎缩。甚至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主要几家制片公司全部发行的都是国语片。但实际上,香港本地说国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召集上来培训的新演员,很多都是得完全得从头学起的地步。
  
  
  邵氏的几个大导演,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基本上都是拍得国语片。当然李翰祥还拍黄梅调,这类电影之类能大受欢迎,与其打破语言问题是非常相关的。大部分国语片导演,都有游走于香港和台湾之间的趋势。
  
  片子要拍国语,演员又不会讲,张彻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电影全程后期配音。这个方法很受欢迎,沿用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许多非香港出产的国语电影都加上了国粤双语音,反向输入香港。
  
  此举打破了不同地区的语言障碍,并给了狄龙等一批有才华的演员一个上位机会。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老一代演员,没有说不好国语的。但八十年代的新一批人,不会说粤语的反而要被挤下来了。


李翰祥脱离邵氏,远走台湾,成立了国联影业。他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拍片,并提拔了一大批电影人,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
  
  李翰祥在台湾的电影经历,基本上就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大奖小奖一大堆,但就是卖不出钱。
  
  李翰祥在台湾的片子有如此后果,原因可能很复杂,但邵逸夫绝对功不可没。邵氏的一大竞争力,就是制片和发行一起包办,掌握了极大的院线资源。邵家要打击李翰祥,他的片子在邵氏掌握的院线之中就不能放映,他自己又没有原来的电懋,后来的嘉禾那样的商业资源,票房大打折扣也是可以预测的。
  
  到了七十年代初,李翰祥怀揣一堆卖不出钱的奖杯,背了一身巨额债务,在政府监控下举步维艰,电影大亨的美梦彻底幻灭。
  1971年,他趁着电影去日本后期制作的机会,连妻女也顾不上的叛逃回到了香港。
  
  此时的李翰祥生活遭受巨变,心态早已不复当年。他当年一直是邵氏的票房金手,但赚钱的愿望恐怕从未如此强烈。


回到香港的李翰祥目的很明确。除了赚钱,其他都靠边。
  
  于是精良大制作的梦想被抛到九霄云外,三十多万成本,几天就拍完的骗术系列电影新鲜出炉,票房竟然彪上百万,是当年港片的头几位之一。
  
  
  72年,李翰祥重返邵氏。旁人都道邵逸夫有容人之量,李导恐怕是有口难言。
  邵逸夫要是放弃李翰祥,才是失掉了一部吸金机器。还能有谁比邵老六更了解李导的价值呢。
  
  1972年,《大军阀》,《风月奇谭》上映。果然广受欢迎。
  “啼笑皆非的世情百态“、“人心险恶的骗术大观”、“风月无边的香艳传奇”,李翰祥开始了他黑色幽默的风月喜剧片时代。


不止一个人解释,风月片就是色情片,对此,我只能无语向苍天。
  也许其他人的跟风作品的确品味低俗,但李翰祥本人的作品不如叫作“世情片”更为合适。
  
  他原本志向是写《史记》,但无奈现实风转,开始编撰起《世说新语》了。
  
  比起李导自己钟爱的宫廷巨制,我觉得这些世情片其实更能表现他的才华。
  
  李翰祥本来就是一个极具八卦才华之人,自小就喜欢坊间传说,野史故事。经历过世情冷暖之后,拍起世间奇情丑态来格外得心应手。把三教九流的人物都端上台面,他嬉笑怒骂的各种调戏手段,才能尽情释放。
  
  李翰祥是一个古典味很浓的文人,总是悬着点而不透,藏而不藏的味道。他的电影里绝对没有平面化的人物。往往是短短几分钟,就能把可笑可鄙,可赞可叹的几面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各式各样人的百样面孔,他都拉出来给你看,自己却不裁决评判。
  
  李翰祥的电影大多有着松散但绝不散漫的结构,几段故事围着一个主题,将看似不相关的事情松松的扎在一块儿,转出一个啼笑皆非,或是又爱又恨的矛盾主题。
  
  其实结合着李导的艺术风格和生活背景,我很希望他当初能够改编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无论是主题,形式,都和李导十分契合。如果真能实现,必然是精品佳作。
  
  
  由于这些风月片被斥为很黄很暴力的前半部分,现在很多都很难找到。前些日子风传成龙拍过的三级,就是李导的《金瓶风月》双艳。













其实我挺奇怪,尊迷里面提到《游侠儿》的概率远低于《新独臂刀》等等。
  
  我觉得《游侠儿》是张彻仅次与《刺马》和《报仇》这种极品的的第二档次的精品。
  从这个片子其实是最能体现张彻对姜大卫的偏爱的。为他量身定做的这部片子从剧本到布景拍摄都很优秀。
  剧情算是那个年代武侠片里逻辑比较通顺,没有太大纰漏的.
  最难得的是主题很罕有,不是为任何人的报仇,而是为自我救赎。对应前面的轻松行侠,越发沉重,其实是很有嚼头的。
  
  游侠儿的调皮灵气的性格很适合姜就更不用说了,而且那种以灵巧取胜的带点幽默的打斗方法远比那种近身肉搏适合他。
  
  上面是大原因,其实这部片子连布景之类都比张导很多片要精致得多,看得出张导为了捧阿尊实在是煞费苦心。
  
  
  片子提得少,我猜是不是因为龙哥没有在里面演。那个大反派其实和马新怡一样是相当有魅力的,非常适合狄龙来演。没有选他有点可惜。


《游侠儿》里面的对话和张彻一贯那种为推动情节才有的平面对话完全不一样,更多的是刻画人物,而且非常生动,在张的片子里实在很难得。
  有一段我印象特深刻,阿尊故意丢一大锭银子给小二问他够不够,却又不让别人说“够”,非得等小二说“太多了”,才满意道“这还差不多”。
  
  另外那个《年轻人》……其实是张导男性美的禁欲思想的体现吧……
  优秀的男人就该把女人都甩了,彼此拥抱成一团才是王道……昨晚真的拍桌笑得好欢……






邵氏Vs嘉禾,拳脚相向的小序曲,师徒过招。
  
  前面说到,因为《独臂刀》的版权问题,邵氏和嘉禾开始了长期诉讼战。
  
  第一次判决是嘉禾胜。但邵逸夫毫不在意,继续上诉。
  诉讼费的成本快高过电影收益,但邵逸夫不在乎。问题已不在于《独臂刀》,他想用巨额的诉讼费拖住嘉禾。
  独臂已经不够了,非砍死对方不可。
  
  1971年,两家公司同时制作独臂电影上映。
  邵氏方面,是《新独臂刀》,导演依旧是张彻,主演是影帝姜大卫,兼有狄龙挎刀。
  嘉禾方面,是《独臂拳王》,由王羽自导自演。
  
  师傅带着新徒弟,和叛出师门,却痛爱至极的大弟子过招,这其实也是上好的武侠题材啊。
  张彻的票房为一百五十万,王羽的一百万,都属卖座。但师傅终究是胜了。




李小龙探班《刺马》剧组的照片






邵氏Vs嘉禾,真功夫相较的第一章,猛龙过江。
  
  
  李小龙是何许人物,我也不用多说了。他是第一个,也几乎是唯一一个,让我彻底拜伏,明白一部没有情节,只展示打斗的电影,如何能的的确确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的人。
  
  
  李小龙的青少年时期都在香港度过,并作为童星演出了不少电影。
  七十年代初,三十岁的李小龙在美国的武馆蓬勃兴旺,出演了几部电视剧,并担任了一些剧目的武术指导。为了寻求大荧幕上的发展,他想回到香港。
  
  
  李小龙希望他的电影能够精良制作,首要考虑对象自然是规模庞大的邵氏。
  但邵逸夫财大气也粗,邵氏的武侠片已经卖得很好,他并没有太看重李小龙。
  
  李小龙对于邵氏,应该说是比较诚心的。他看了很多当时的香港武侠片,去邵氏片场探班,并请教姜大卫等当红动作演员,学习香港的电影制作。
  邵逸夫给李小龙开的条件基本上和旗下的一般明星没有区别,签长期的死约,固定片酬,数目也不丰厚,李小龙对此也表示可以接受,但希望能够有详细规划资料,再进行详谈。
  
  但邵逸夫并没有太看重李小龙,他的回应很强硬,要李小龙先放弃美国的事业回来香港,其他的到时候再说。受到怠慢的李小龙一怒之下也变得万分强硬,绝不肯做一步妥协。
  两边都认为自己才是应该被争取的那一方,协商自然是进行不下去的。
  
  
  正在网罗人才的邹文怀当时正派出亲信前往美国游说已婚的郑佩佩。听闻此消息,立刻转往李小龙家中拜访。
  嘉禾登门拜访,就已经显得对合作心意极诚,加上有邵氏三四倍的片酬,高自由度,并承诺李小龙对于制片投资的几乎一切要求,合约迅速签订。
  
  李小龙在嘉禾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在泰国全程拍摄。71年末上映,轰动整个亚太地区。之后的《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更是一部比一部卖得好,不但不停的刷新这香港的本埠票房记录,甚至打开了西方市场。
  
  虽然在总票房上,仅仅李翰祥一个人就能超过李小龙,但单片平均收入以及其超越时代和国籍的影响力,让邵家如何不眼红!
  
  更要命的,李小龙的腾空崛起,让邹文怀挺直了腰,冒出了头。嘉禾自此站稳脚跟,与邵氏苦战近二十年。


李小龙的武打风格对于邵氏的导演也有不小影响。
  感觉张彻在李小龙出名之后,出名的快速剪接用得更多了,早期更代表性的慢镜头和定格用得比原来要少。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彻在1972年的那部《四骑士》。
  此片从头到尾都是李小龙式的快打风格,直到四个主角死的时候才分别来了一下张彻式的慢镜头,而且都没有拖太久就结束了。
  这部片子大部分在韩国出的外景,棚内的部分也很鲜亮,镜头的亮眼程度也是张彻片子里的另类。
  
  姜狄两人在其中展现的演技震到了我。从两人分别出场的那两场戏开始,就让我惊喜不断。
  看《刺马》和《报仇》我是感觉导演好,但这部戏我是真的被演员表演萌到了。
  姜大卫是一贯不错。但对比《无名英雄》,狄龙的演技在一年之内进步如此神速,真的是非常努力的演员,让人不服都不行。
  陈观泰和王钟在对比之下就太寒碜了。人肉背景状态。
  
  这部片子好的地方很多,剧本也算跌宕起伏亮点不少,悲剧意义也够,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哪里不太对头,反而有一些张彻戏里少见的松散之感,并不扣人心弦,“好看”的感觉反而要弱。
  大约那个张彻还并不善于处理群戏。可惜了。







尤敏



冷漠


颓废不羁


如无根浮萍晃荡在汉城的街巷





邵氏Vs嘉禾,喜气洋洋的黄金时代。
    
    
  1973年7月,李小龙的电影星光路因大家都知道的猝死奇案嘎然而止,留下给嘉禾尚未完成的《死亡游戏》。
  同年年底,李小龙给华纳拍摄的《龙争虎斗》在港上映,本着李小龙一贯的冲天票房加上猝死的新闻效应,这片无论如何都应该成为票房冠军才是。
    
  但1973年的香港票房冠军,是一部极为本土化的粤语喜剧剧《七十二家房客》,导演名叫楚原。
  
  
  楚原是个很有意思的导演,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最兴旺的片种便是武侠和喜剧。楚原两种都拍到顶级。
  他有点像李翰祥,胡金铨和张彻三个人的混合体,三人的有缺点他都各有一些。
  ——但是,楚原是个彻底的南方人。他生长在广州,功成在香港,在拍摄第一部国语片之前是个资深粤语片导演,作品有六七十部之多。
  他虽有着李导胡导一样的文艺气,张导一样的武侠浪漫风,但不一样的生长背景,必然让他拥有与这些“北客”们不同的个人风格。
  
  
  《七十二家房客》原本是上海大公滑戏团的一部舞台剧,1963年,一句粤语也不会说的名导演王为一,将其改编成一部粤语电影。
  王为一的版本在大陆比较出名。据说文革的时候批判它,讲起里面的情节时全场都哈哈大笑,以至于批判不下去。
  
  
  《七十二家房客》是邵氏推行低成本策略的产物。楚原的版本沿用了王为一的剧本。
  因为当时粤语片市场的不景气,本来的计划是拍摄成国语片。楚原坚持粤语对白,据说邵逸夫想了一晚才答应。
  
  《七十二家房客》的成功,被公认是粤语片复兴的号角。粤语片,尤其是粤语本土喜剧片的潜力得到了公认。
  
  楚原和许氏兄弟,这些生长于广州的南方人,是香港喜剧兴旺发展的重要推手,是香港娱乐圈粤语化的奠基人。


虽然楚原是以粤语片的编导而知名,但他最为今天的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却是楚原+狄龙+古龙的铁三角武侠片。
  
  楚原第一次拍古龙的作品是1976年的《流星.蝴蝶.剑》。但其实在这部作品之前,楚原文艺风浓厚的奇情武侠风格,早在1972年中的《爱奴》一片中尽情展示了。
  
  此片牵涉到女女之爱,甚至不止一次的出现女性舌吻的场面,放到今天恐怕也有些麻烦。在当时,更是争议极大。片子票房不好,在欧洲却有很高的评价。
  
  从一开头的洋洋白雪,精致庭院,离奇凶杀,电影就一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美感。
  贝蒂披散头发,身手利落的杀了人,吮吸着手指的鲜血时,笑容却无比妖治美艳。
  
  野性的少女越成长,却越像自己仇人。一样的装扮,一样的武功,一样的恨男人。她的武器是性,目的是死。
  当两人镜子一样的站到一起,嘴里重复着“我们是一个人”的时候,大家都要感叹,这样的人不拍古龙,还有谁能拍。
  
  大侠楚千万的诞生,众望所归。


邵氏Vs嘉禾,喜气洋洋的黄金时代,鬼马双星
  
  
  李翰祥导演挖掘捧红了无数新人,却没有哪个,是他非用不可的。
  
  许冠文本是电视明星,和弟弟许冠杰合演的电视节目曾是收视冠军。
  1972年,李导在同是邵氏产业的TVB发现了一起主持节目的两兄弟,提拔许冠文,让他接连主演了《大军阀》,《一乐也》,《丑闻》,以及《声色犬马》。
  
  李导许演的组合势如破竹,每部片都票房口碑大好的极品佳作。李导以实力证明了他回归之后的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邵氏头牌,许冠文以“冷面笑匠”之名,一跃成为香港头号谐星。
  
  
  1973年,许冠文面见邵逸夫,交出苦心创作出的剧本《鬼马双星》。
  
  许冠文要求再只拿工资,而要分红影片利润的要求被邵逸夫理所当然的看成了非分之想。六爷指斥为剧本太差,不肯拍摄。
  
  不肯屈才的许冠文,于是就马不停蹄的投奔弟弟签约的嘉禾而去了。
  
  
  在粤语本土喜剧复兴的热潮之下,《鬼马双星》本埠票房超过六百万,刷新历史纪录。此后,一直到1981年,许氏自编自导自演的讽刺喜剧三次刷新本埠票房纪录,五次夺得年度票房冠军。
  
  许氏兄弟笑傲江湖,风头无二。
  港产粤语喜剧片也因此蓬勃发展,成为香港电影最红火的分支。
  
  
  不用别人来嘲笑,六爷想必已追悔莫及。
  嘉禾从成长一始,便是吸着邵氏的骨血长大。然而这骨血是你亲手推开的,却又能怪得了谁?
  
  李翰祥,邹文怀,李小龙,再到许冠文。
  六爷该反省了,但他没。
  于是这就注定了嘉禾将继续蚕食着邵氏,并越来越强壮。

《鬼马双星》上档时间为1974年10月,特此备注。



1975年的焦点,仍旧回到李翰祥导演。
  有的人大约就天生的偏执倔脾气,牛马也拉不回。
  
  
  李导演生长在东北,青年时期开始在北京城里走街串户。
  
  李导爱八卦,电影管它历史与风月,都是坊间野史大集合。
  对于移花接木,李导很是了得。老舍和但丁,都能化进风月。吕后的故事套给慈禧,也入情入理。只要符合人物与主题,没有什么他不敢用。
  故事深深挖,人性本一家。
  
  李导爱生活。七老八十依旧鱼肉不休。
  背负巨债逃回香港,却仍然玉盘珍馐,五星酒店。
  
  李导演爱读书,尤其钟爱金瓶,红楼与聊斋。为拍一部红楼梦,先闹邵氏,后骂金汉,连带李丽华,凌波,干女儿李菁,一起闹翻。
  谁知这三部书真交给了他,反倒拍得一部比一部糟糕。你说奇怪不奇怪。
  
  
  大家都说他道具道具考究。可不能吗,李导最大的爱好就是收古董。当初在台湾欠下巨债,除夕夜借钱本为拿来吃饭,他却转身就花到古董店里去了。邵氏片场对面的住宅里,据说被明清家具和盘盘罐罐堆到走路的地方都没有。
  虽说依照蔡澜的回忆,李导虽酷爱向旁人炫耀,指着某件骨器道其年份,辨其真假,其实水平实在有限。但这样个人要拍个戏,却是再不能允许道具上有丝毫错误,来打自己耳光的了。
  有时看那些“汉服”爱好者们拿些寒碜的图片宣传的辛苦,真想告诉他们,若要宣扬正宗的汉服之美,截几张李翰祥的剧照,不同的朝堂年代与身份,又美丽,又正确,比他们手上所有的都强。
  
  
  李导最最爱的,是大场面。
  六十年代的《江山美人》,《梁祝》,其大气精美,可谓是棚内拍摄的极限,现在都让很多人赞叹咂舌。
  赴台之后的一部《西施》,为了梦想中的千军万马而调动台湾军队,发行股票集资,拖垮了他的国联,毁灭了他的电影大亨梦。他却仍不悔改。
  1975年,他又要拍《倾国倾城》了。
  
  
  张导爱型男,胡导爱侠女。李导爱的,就是妩媚又BH的SM女王。
  李导的所有的片子里,最出彩女人从来都是娇柔无限,又泼辣无边。
  银幕下,李导自己的妻子就是这么一个美丽又传奇的女性。当她听闻李导和女演员传绯闻,居然裸奔示威,吓坏很多人。
  而银幕上面,李导最后而最深的爱,就交给了一位更加美丽而传奇的女性,叶赫那拉氏,西太后慈禧。


李导为什么拍不好自己喜欢的书,我觉得原因还是他那颗永远八卦而不安分的心。
  
  他不单爱挖古人的八卦,还要将今人的也说给大家听。
  堂堂一个头牌导演,竟然去给报纸写了花边专栏叫做《三十年细说从头》,爆料片场的秘闻轶事。他对这个专栏是相当的热爱,不但改编了电影,以后的自传都要取这个名字。
  
  他拍历史,无论是黄梅调版的,风月版的还是宫廷版的,无不是添薪加柴的再创作。
  所谓的“真面目”不过是框架,电影要拍的,是李翰祥眼睛里的人和人性。
  
  所以,当拍名著时,这便不通了。
  因为观众去看《红楼梦》,要看的首先是红楼,其次才会是李翰祥。


查了下年份,《多情剑客无情剑》注明的是1969年,不管这是开始的年份还是结束的,都证明以上说法不可能……
  1972年的《边城浪子》还差不多。


很多朋友奇怪,《新独臂刀》里雷力,到底是缘何活了下来。
  我觉得对比一下王羽的《独臂刀》,便知道答案。
  
  《独臂刀》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与《神雕侠侣》基本上一模一样。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郭芙和武家兄弟,都能一一对应。
  《独臂刀》里的这些人物,都取了小说里人物的一部分特征,把性格处理得更加简单,更加舞台化。王羽演得方刚正气凌然,也很像金庸笔下的大侠。
  
  《新独臂刀》则有点像《多情剑客无情剑》。姜大卫饰演的雷力骄傲却孤寂,很典型古龙喜欢创作的人物。
  
  
  方刚自小背负父仇,承蒙师恩。断臂源于同门纷争。他的武器是父亲的断刀。
  他因残臂而练成了特殊的武功,使残剑避开了特殊的兵刃,报了父仇,还了师恩。
  独臂配断刀,并因缺失而获胜,多么典型大残若缺,因缺失本身而产生的美感。
  
  
  雷力的出场却是作为一个青年才俊却很孤寂的风云人物。他的断臂,是因为自己的骄傲与单纯。
  而封俊杰的出现,却让雷力比从前还快乐得多。断臂前不懂得的道理,没体会过的幸福,全都因此来临。决斗时一只手却使出三把刀,正是与之的对应。其实这不就相当于他与封俊杰两人的相加吗。
  残缺本身不再是被赞美的对象,知己的出现,才让雷力比断臂前更加完整。
  
  
  一个是师徒恩,一个是兄弟情。
  《独臂刀》里的长辈,能让年轻一代衷心感激,接连不断的为之赴死。
  《新独臂刀》里,值得尊重的,却是兄弟知己。老一辈的盟主高人,却是无耻下流之徒,是打倒的对象。
  
  无论从哪个方面,两部电影的主题都是相呼应的。
  方刚没有死,雷力也就不会死了。
  
  
  《新独臂刀》的禁欲色彩比《独臂刀》要更浓厚些。
  《独臂刀》里两个女主角,一个蛮横的断了方刚的手臂,一个善良却不能理解他。虽然都不讨人喜欢,好歹性格还说的比较清楚,还有男主角几段深情的告白。电影的最后,两人一起奔赴了平凡人的日子。
  《新独臂刀》的女主角基本一个傻大姐。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拿掉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和雷力有互动的,只有封俊杰一个人而已。最后封兄的仇一完,电影也立刻没了。
  
  张导,这么过分,实在怪不得正常人也疑窦丛生,关于你电影的性取向的讨论,永年不止了。



郑佩佩











狄龙











李翰祥筹拍《倾国倾城》和《瀛台泣血》的时候,邵氏本来正值是降低拍摄成本的时候。
  李翰祥的拍摄计划却通过的很顺利。
  圈内人都笑,谁都知道李翰祥志在拍摄大场面历史文艺片,憋足了力气忍耐许久,给六爷赚足了钱才提出来,若是通不过,只怕他要再次跑走。
  
  六爷也的确够意思,邵氏对此次的拍摄用足了心。
  这是一部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电影。哪儿都好,处处都好,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会交口称赞的好。
  
  
  如果说六十年代的《江山美人》与《梁祝》是达到了棚内摄影的视觉极限,那么《倾国倾城》就是已经超出极限了。
  当这部片子传入大陆的时候,内陆的电影人完全是跌破眼镜,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因贪心和省钱而频频出现的广角镜头也被反复模仿。
  八十年代政治压力一松,北影立刻请他来内地在故宫实景拍摄了《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这两部片子,刘晓庆的慈禧,至今仍然在电影台反复播放,我们这一辈应该很多人都还有印象。
  
  实景拍摄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李翰祥此后所有的历史片,有《火龙》(1986),《末代皇后》(1986),《八旗子弟》(1988),《西太后》(1989)等,都在内地拍摄。
  
  其中的《火龙》可能是最让他郁闷的了,这部构想宏大的片子本来是改编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在和《末代皇帝》的竞争中,因为出现版权问题没有能完全实现,中间还赔上了一个为自己而讲义气的梁家辉。对中国文化了解极深并且是清宫戏第一人的李翰祥看着外国人拍的。末代皇帝》称雄奥斯卡,成国际经典,心中有多不平自然是不用说了。
  这是后话。


自从重新开始拍摄历史片以后,李翰祥的风月片质量似乎下降得很厉害。也许是喜欢的元素都有阵地发泄了,风月片就真的成了单纯的捞钱手段而已。
  
  对比1972年的《大军阀》和1979年的《军阀趣史》,后者简直就像别个人没有抓住精髓的模仿之作。
  许多人怪罪于秦煌,说是他的演技远不如许冠文,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部片子从剧本的根上就坏了,演员只是点点的皮毛而已。
  
  《大军阀》里,许冠文演的庞大虎虽然荒唐,但绝不乏可爱之处。其中的风月部分也只限于前两段,点缀得恰如其分。
  《军阀趣史》则从头到尾只有香艳,一段并不重要的回忆供状,也要胡锦咿咿呀呀的放浪半天才能结束。若不是开头结尾两遍点出“这是在讲军阀,他们荒唐啊荒唐啊荒唐”,恐怕别人早就忘记了,搭这么大一个历史架子到底是要干嘛。
  
  
  当然,这也是后话。


如果说邵逸夫是皇帝,那么李翰祥和张彻大概就可以算是左右仆射了。
  
  在SB,他们两人的牛X程度无疑比其他人都高了好几个等级。
  邵氏片场仅有的两台移动冷气机,便是一人后面跟一个。
  
  两个大导演相片子没有交集却互看不顺眼,大约是因为两人个性截然相反。
  张彻是个浪漫主义情节非常严重的人,不注重现实细节。喜欢阳刚之气,一堆契儿。
  李翰祥则是个很现实,十分享乐主义的人。干女儿无数。
  
  
  李导和张导倒都很大牌。
  张导是烈士的豪情,一有不满意便破口大骂,把三十多岁的副导演骂得泪洒片场都不歇歇。
  李导是文人的傲气,若有无名氏于他打招呼,多半是鼻孔朝天睬也不睬。
  
  两个导演都是电影圈中德高望重之辈,提拔后辈的骨灰级人物。培养了无穷无尽的徒子徒孙,遍布香港和台湾电影界,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如果单说演员,张彻善于挖掘演员固有的特质,再给他一个最能让他的魅力光芒万丈的角色。
  李翰祥善于挖掘演员所有的潜力,再让他以不可思议的契合度融入角色。
  
  张家班的小生是如何红透半边天的已经讲过了,但李翰祥提拔的女演员,成就更是可观的多。
  
  单就金马奖来说,从第2届到12届的所有最佳女主角得主,除归亚蕾以外,都是和他有长期合作的女演员,并且大多因他的影片获奖。
  这之后的得主张艾嘉,林青霞以及甜妞初入圈时也是由他一手引导,有极深的渊源。19届的得主汪萍,也是因出演他的《武松》。
  
  现在人爱说王家卫善于挖掘演员潜力,但要比起这位李前辈,王导恐怕暂时还差得远。



李翰祥在台湾的电影之路,对他自己是福是祸不好说,但对于台湾电影业绝对是有着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影响。
  台湾老一辈的大部分知名电影人和演员,都受到了国联的帮助和提拔。
  
  叹一下秦沛叔叔。据说李导引他进行时给他取这个艺名,意思是让他做“勤奋的配角”,还真是一语成谶……
  
  李导跑去台湾的时候,把本来要在邵氏拍的《七仙女》也带过去了。但结果邵氏竟然也没有放弃这个计划,不但拍了,编剧还写李翰祥。李翰祥自己在台湾编导的《七仙女》也同时上映,结果不但是同一题材双黄蛋,而且还是李翰祥大战李翰祥,这么寒的事情也恐怕很难遇到了。



....太长,我不行了
看原帖吧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24053.shtml

放心注册,GeeKaa不会虚耗你半点时间,你只会发现更多乐趣。 立即注册